天气晴好,温暖的阳光下,东宫花园里花团锦簇。
花园里站着一群宫女和太监,中间有几个男孩子正在草地上玩耍,看到李承乾和李佑进来,他们急忙过来行礼。
这几个孩子是李承乾的儿子,分别是9岁的长子李象、6岁的次子李医和5岁的三子李厥。他们按照个头大小,呈现出阶梯型排成一排,行礼说道:“儿臣参见父王,见过五叔。”
李承乾深受兄弟不团结之苦,特别要求自己的儿子要团结友爱,因此,三个儿子一向都是在一起玩耍,关系十分融洽。
李承乾慈爱地伸手分别抚摸了几个孩子的头,说道:“去玩儿吧。”孩子们再次向李承乾和李佑行礼,然后高兴地跑开了。
李承乾伫立在原地,望着孩子们发了一会儿呆,似乎在回味自己幼年的往事。
李佑能够体谅他的心情。他自己小时候,也是个不受人待见的熊孩子,甚至还不如李承乾的境遇,同病相怜,这也是兄弟二人能够亲近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片刻之后,李承乾说道:“走吧。”
两人继续走向书房。
在书房里,李承乾跟李佑闲聊了一会儿,就到了午膳的时间。他吩咐高连,让人把酒菜送到书房来,他和李佑边吃边聊。
几杯酒下肚以后,李承乾的话匣子打开了,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。
以前的事情,李承乾跟李佑谈了不止一次。这次诉说的苦恼是在他自己担任监国之后的感受。
自从李世民御驾亲征,李承乾担任监国以后,他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。他战战兢兢,终日如履薄冰,生怕做出什么事情来令李世民感到不满。
李承乾这两年进步很大,变得有担当,行事果决有分寸。可是,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长期养成的对李世民恐惧感,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彻底消除的。
李佑在长安的时候,他心中有所倚仗,倍感踏实。李佑离开长安的时候,李承乾的压力就变得很大。
长孙无忌和张全素尽心帮助李承乾,可是,他们带给李承乾的压力也很大。他们仗着长辈和老师的身份,加上长期以来对李承乾形成的心理优势,动辄对李承乾进行责备,极大地引发了李承乾的逆反心理。
长孙无忌在朝堂上以及在地方上,权势极大,他担任吏部尚书十几年,提拔的那些基层官员,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的成长了起来,在朝廷和地方上形成了庞大的实力。
别看李承乾现在是一呼百应,其实他心里清楚,不是他李承乾一呼百应,而是长孙无忌在一呼百应。
李承乾提出的事情,如果和长孙无忌达成了一致,事情就会十分顺利。可是如果得不到长孙无忌的支持,他的谕令颁发下去以后。落实起来就十分困难。
其他的朝廷重臣们,主要是看李世民的脸色行事。李承乾布置下去的事情,如果是在李世民既定的方针之内,那些大臣们也会认真的执行。可是如果和他们的意见不一致,他们就会保留意见,拖延时间,以便去争求李世民的意见。
李佑深深同情李承乾的处境。
作为太子,李承乾可谓生不逢时。他有一个过分强势的老爹,老爹下面还有一群极其厉害的大臣。这种情况下,他这个太子不过就是个摆设。
即使是侯君集等跟他利益一致的那些外戚,也个个都十分强势,并没有太把李承乾当一回事。
说到底,李承乾没有自己真正的嫡系班底。如果说有,那就是李佑了。
出于对李佑的信任,李承乾倾吐了他内心的郁闷。他的话很多,讲了很长时间,直到心力憔悴才停了下来。
李佑同情他的处境,同时也为他能够觉悟感到高兴。李承乾已经意识到,如果照这样的趋势下去,他即使能够接替皇位,也必将沦为长孙无忌等人的傀儡。
李世民今年已经45岁了,按照历史上的他51岁的寿命,距离政权交替没有几年了。如果按照李承乾目前的状况下去的话,他即使即位,也会跟历史上的唐高宗李治一样,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。
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都是野心家,他们把持朝政话,一定会像历史上一样,猜忌李恪和李佑等人,李佑想当一个安全的吃货也很难做到。
历史上李恪被长孙无忌等人诬陷致死,像李佑这样的牛叉人物,早就对长孙无忌等人的权威构成了威胁,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的致李佑于死地的。
这也是李佑拼命发展自己势力的目的——他必须能够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,做到自保。
李佑一直扶持李承乾,希望他自己能够强大起来。可是,以李承乾对长孙无忌等人的信任,他如果主动提出让李承乾防范长孙无忌等人,一定会引起李承乾的反感,甚至猜忌。
因此,李佑一直为此事暗暗着急,却没有办法。
现在好了,李承乾终于觉悟了。
现在距离皇权的交接还有一段时间,李佑就可以从容地帮助李承乾打扎实他的根基了。
听完了李承乾的倾诉,看到他愁眉苦脸的样子,李佑不由得笑了起来。他说道:“大哥,恭喜你!你能够认识到这些,说明你已经真正的成熟起来了。”
李承乾看到李佑的样子,感到有些茫然。他信任李佑,知道他不是在嘲笑自己。可是他仍然不明白李佑为什么会高兴,而且还祝贺自己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