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次出征,秦霄依然选择了亲自出战。
主要是手下个人武力方面堪称顶尖的猛将太少。
张辽、岳飞都是很出色的统帅,但个人武力方面要略微逊色一些。
张辽还好一点,好歹能排在“三国二十四猛将”之中。
岳飞的个人武力,在这种级别的战场上就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了。
甚至在指挥、调度大军方面,更多的都是凭借经验和智慧,而不是单纯靠着面板属性来提高胜率。
与张辽这种“面板流”有很大的差别。
打仗,不必过多考虑文臣在其中发挥的作用。
只谈武将的话,刘表手下算得上能“独当一面”的猛将有甘宁、黄忠两人。
刘备手下则有关羽、张飞。
这四人的威胁性都不小。
单靠赵云、张辽两人,哪怕再加上刘三刀和芙蕾尔,也未必应付得过来。
秦霄必须要亲自坐镇,以防万一。
仔细考量了两边的实力对比之后,秦霄让张辽负责对付荆州刘表那边,带上刘三刀、赵云,以及三千陷阵营。
而岳飞这一路,则由秦霄和芙蕾尔亲自出手,对付关羽和张飞。
对于这两位猛将,尤其是关二爷,还是要给予足够的“尊重”的。
当然,如果有的选的话,恐怕关二爷并不会想要这份“尊重”就是了。
整个中原都是秦霄的地盘,大军一路畅通无阻,仅仅只是不到十天的行军,就陈列在豫州北部的颍川一带,分列东、南两个方向,准备应对刘表、刘备的入侵。
而这个时候,刘表这边的战争动员都还没有完成。
刘备虽然准备得更快,但为了等刘表,也只能按兵不动,错失了最佳的战机。
在众多顶尖文臣的协助下,秦霄麾下的战争动员能力,和其它诸侯比起来,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。
而且“猪队友”的功劳也不小。
要不是刘表这个猪队友拖了后腿,刘备起码能在秦霄的大军赶到之前攻破几个县,占据一小块区域。
不过,几县之地,比起整个战略的大局来说,并没有那么重要。
与其抢先去争夺这点巴掌大的地盘,还不如养精蓄锐,等刘表那边一起行动,反而能给秦霄施加更大的压力。
毕竟刘备手下兵少将少,这次“攻坚”的主力还是刘表。
若是刘表的大军迟迟未到,刘备一家动手,说不定要被秦霄揍的妈都不认识。
现在的姿态虽然紧张,但并未真正开打,没有给秦霄出兵的借口,等到刘表的十几万大军准备完毕,双方联合进攻,更加容易取得理想的战果
不得不说,刘备这家伙在原本的历史上能成大事,面厚心黑是一方面,战略眼光也是不错的。
对方没有主动出兵,秦霄确实是不太好先行挑起战争,只能将大军陈列于边境,每日大张旗鼓地操练,做出一副大兵压境的姿态,但却并不会真正跨过边境线一步。
除非对方先行挑衅,给了秦霄出兵的借口。
但刘备在这方面非常的谨慎,哪怕秦霄手下的士兵每天隔着边界叫骂,问候遍了对方族谱上的女性亲属,也坚决骂不还口,更不要说主动攻击了。
反而是南线刘表那边先打了起来。
以其侄子刘磐为首,又任命魏延、黄忠等大将,总计十几万大军,号称三十万,浩浩荡荡跨过边境线,对颍川郡发起攻击。
张辽率军迎敌,在没有动用陷阵营的情况下,和刘表的大军打了个旗鼓相当。
双方互有胜负,谁也没能取得压倒性的优势。
若是出动陷阵营,不说一举击溃刘表,但获得一定的优势,将刘表大军击退还是不难的。
但张辽并未这么做,而是故意示弱,与刘表大军纠缠,寻找一击致命的机会。
刘表麾下大军不算太强,人数虽多,但四五阶的二线部队占了大头,实际上战斗力还不如张辽手下的十万大军。
唯一的优势在于将领比较多。
单单只是在三国演义中留名的,就有刘磐、李严、蔡瑁、黄忠、魏延、甘宁、邢道荣、文聘、黄祖九人。
不过,刘表这个人,在演义中是出了名的不善用人才,一手好牌打的稀******如说甘宁,他是江上水贼出身,投奔刘表之后并不受重视,扔在了黄祖手下,颇受冷遇。
后来甘宁投了孙权之后,反杀黄祖,一战成名,成为了吴国最顶尖的几名大将之一。
此外,文聘也是打败过关二爷和孙权的猛人,但也是到了曹操帐下才被挖掘出潜力,在刘表帐下的时候并不受到重视。
反而是邢道荣这个和刘三刀差不多的武将——这里指的是没有得到【尸骨脉】之前,只有D级武将的刘三刀——成了刘表手下的“代表性名将”,可谓是一件十分搞笑的事情了。
刘三刀、邢道荣、潘凤,三国三大“战神”,也算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老梗了。
能把邢道荣当成宝贝,多少也能看出刘表的眼光怎么样。
至于秦霄也把刘三刀当成宝贝这事……
呃,刘三刀不是已经“进化”了吗?
这不一样,不一样!
咳咳!
总之,因为刘表这个对手比较废的缘故,尽管手下能人不少,但连一半的实力都发挥不出来。
张辽藏了赵云和陷阵营这张“底牌”,依然可以和对方打得有来有回。
至于不出动全部力量,一方面是为了利益最大化,用赵云+陷阵营的组合,一举取得最大的战果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