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秀实在不敢恭维她这份果决, 悄声一拦:“陆姑娘去不成, 侍奉大相国的, 都是相府里的一等鲜卑丫鬟, 而且, 除却主母世子参军等人, 一般人也不让见。”
“所以, 你们都在这府里,也不知道大相国到底如何了?”归菀惊讶道,看碧秀点头, 面上变作个不强求的样子,低首了半刻,忽幽幽一叹, “快过节了, 不知姊姊怎么样了。”
碧秀一听,一副这有何难的表情, 把案上纸笔给她重新拾掇开:“陆姑娘写一封家书不就成了?邮驿不给寻常百姓送信, 还能不给世子的人送吗?”
“我不是世子的人。”归菀把脑袋一垂, 心底是说不出的烦躁, 他要回来了, 并没有死外面, 他竟然破了玉壁城,这下可好,不知又有多得意了, 他既如此能征善战, 日后铁蹄过了江,不知多少膏腴之地遭殃,百姓流离……
自然,归菀念头急转直下,江南也有无数他喜欢的美人,在等着他染指。
见她低头不语,碧秀只当她害臊,抿嘴窃笑,便不打扰,等再进来时,归菀把信函装起,拿火漆一封,笑盈盈起身,携她手道:
“我不好意思劳烦邮差,到底不合规矩,还是去街上找过路的商旅捎带就好,不过是姊妹间的寻常琐碎。”
听她说的也有道理,碧秀点头不迭,用罢中饭,日头开始变得灰蒙蒙一片,好天气不觉变了,不知是个什么兆头,归菀穿戴好氅衣,簇锋几要把小脸遮毕,来到门口,侍卫们见过她数次,没多阻拦,轻易就给放出来了。
“瞧,侍卫都认得姑娘了,世子即便不在,也不敢拦的。”
碧秀见侍卫很有眼色,极为满意,把杌子一放,扶归菀上了马车。
从晋阳到邺城,商旅往来,从不间断,头颅昂然前行的骆驼,在九姓胡商的精明引领下,照样可以穿过贺赖实际难以控盘的西域,不远万里,为晋阳驮起个琳琅满目,吞吐万物的世界,于滇的美玉,康国的胡椒,紫髯碧眼的胡人,敲起羯鼓,纵情淋漓,这一切,再由晋阳,传至邺城,在晴好的天气下,也不过就是十多日光景。
世子晏清源打下玉壁城的消息送回晋阳这日,半月前出发的商队,也抵达了邺城。
头戴毡帽的商客,扣响晏府大门时,晃出来个睡意不清的脑袋,把信一接,翻了两遍,看不出名堂,嘀嘀咕咕拿着想给老夫人看,半道就被出来找澡豆子的洗月给截下了:
“手里是谁的书函呀?”
洗月打眼一瞄,瞅见“顾姊姊”三字,一把夺去,丢一句“顾娘子的我去送”,把个腰身一扭,飞奔回碧落轩了。
因晏九云沐休在家,正围着明间火炉子帮媛华剥瓜子,不多时,弄出一小捧,仔细吹了浮皮儿,拿帕子托着,刚起身要送进次间,被洗月打帘透进的冷风,给掀掉了不少。
见晏九源变了脸,洗月赶紧一福身,扬了扬手中信件:
“陆姑娘给顾娘子的书函!”
一句话就把晏九云的火气浇灭,换作了十分的好奇心,一并跟着进来,早听到了明间话音,媛华书一放,略觉惊讶,却多是欢喜,接过来先看一遍,眉头微蹙,把晏九云往外一推:
“喉咙底下烟熏火燎的,劳动将军给我倒盏茶来,润一润嗓子。”
“让洗月去,”晏九云嘻嘻一笑,扭头就对洗月立刻板起脸,“你怎么一点眼色也没有。”
洗月立在几步远的地方,干站着不动,笑等着媛华发话,外头一阵叩门声,家仆来报:
“将军,有人来看你啦!”
如此轻快的一声,也不明说,听出忍笑的腔调,晏九云两眼一放光,拍手叫道:“肯定是那罗延来了!”
自从晏清源去了晋阳,那罗延奔波于府堂两边,给晋阳的来往书函如雪花般频密,晏清源每每回书,则异常简洁,无非“已知”两字,偶提及大相国,也是“日渐好转”语焉不详的,那罗延一颗悬在晋阳的心,始终在半空飘着,落不到实处,眼见进腊月,若在往常,世子爷早吩咐下来给晏府送新年贺礼,怕是在晋阳诸事缠身,再难顾及。
既然世子爷想不到,那罗延自告奋勇,回禀了公主,携几箱子东西往晏府来了。
刚进门,见院子里正雁翅似的,林林总总摆了两边贺礼,一打听,巧了,才知道二公子前脚刚走,只同老夫人寒暄两句,便回府忙事去了,连晏九云也未见。
那罗延搭眼转了两圈,蹭蹭蹭上了台阶,朝碧落轩一进,一眼先瞧见的是一地的瓜子皮,还没来得及清扫,火盆烧的太旺,热烘烘的,晏九云正在斟茶,一扭头,冲他咧开个少年明媚的笑容:
“那罗延,你可有小叔叔的消息了,他几时回邺城?元日来吗?”
一打滚的尽是问晏清源,那罗延把帽子一摘,丢在几上,撇着个嘴道:“小晏将军,你这人情可就薄了,我来给你送礼,你不问问我近来可好,只想着世子爷!”
晏九云脸上一烧,怪不好意思的,其实也就是顺口一问,那罗延来,还能有什么事呢?他把热茶给那罗延递上,忽的发觉一件事,方才那一通,倒更像是习惯,至于,晏清源到底几时回来,元日在哪里过,他似乎并不是真的关心,他的全副精神,已然放在自己府里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